梅雨季犬猫皮肤病来势汹汹?从预防到治疗超全干货
常见如真菌感染,罕见如免疫性皮肤病,虽说大多数皮肤病对宠物生命健康并无威胁,但治疗起来反反复复、困难重重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药不对症。唯有查明了感染源才能更有效地治疗。

● 常见病原体:犬小孢子菌、石膏样小孢子菌、须毛癣菌等
● 常见症状:皮肤出现圆形癣斑,患处皮肤增厚,毛发粗糙易脱落,覆有皮屑或结痂,病情发展到后期还会形成形成溃烂,皮肤出现色素沉着。
● 诊断方法:伍德氏灯(常见真菌在伍德氏灯下有一定几率不出现荧光绿),皮肤刮片和真菌培养鉴定是对症有效治疗的必要诊断手段

● 治疗建议:
1. 对于全身性的真菌感染,外涂药的治疗效果有限,视情况可选择药浴及口服抗真菌药进行系统性治疗;
2. 真菌感染的爆发通常意味着免疫力低下,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增强犬猫营养;
3. 环境消毒很重要,部分消毒产品对杀灭真菌的效果有限,所以选对消毒产品也很重要;
4. 注意隔离,真菌感染不仅会在宠物间相互传染,也会传染人;
5. 不要心急乱用药、滥用药;
6. 无需对口服抗真菌药过度妖魔化,遵医嘱,严格控制剂量服用即可。


猫痤疮

猫痤疮是种慢性皮肤病,在下巴出现时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黑下巴”,偶尔也能在尾巴附近发现。
● 常见病原体: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
● 常见症状:轻度痤疮表现为下巴和嘴周围出现褐色或黑色的煤渣样颗粒,皮肤没有刺激,不痛不痒;中度痤疮“毛囊”部分发生了轻微的炎症,患处的不适感逐渐加剧,可能出现脱毛,猫的后腿开始抓挠;重度痤疮较少见,此时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已在皮肤中传播,继发感染已在发展,可能会出现红斑,肿胀,剧烈瘙痒,疼痛和附近淋巴结肿胀。
● 诊断方法:
猫痤疮外观特征极为明显,是最明确的诊断依据。必要时可进行拔毛镜检,观察是否有霉菌孢子;当怀疑有继发感染时,细菌或真菌的培养是必须要;如初步治疗并无良好改善,应考虑皮肤切片检测。
● 治疗建议:
1. 不严重无需用药治疗,可每日给患处清洁、消毒。
2. 可使用专用的去油脂药膏、香波、洗剂等。
3. 建议使用不锈钢、玻璃或陶瓷等不易滋生细菌材质的器皿,并每日清洗。
4. 黑下巴严重可考虑患处剃毛用药。
犬脓皮病

犬脓皮病分为浅表脓皮病(包括皮肤褶皱脓皮病、脓疱病、毛囊炎)、深层脓皮病(主要包括疖病、蜂窝组织炎、趾间脓皮病,症状会比浅表脓皮病严重)
● 常见病原体:金黄色型葡萄球菌是犬脓皮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原菌。此外,中间型葡萄球菌、表皮葡萄球菌、无乳链球菌和化脓棒状杆菌也较常见。
● 常见症状:
临床上表现为脱毛、虫蛀式被毛,大片环形脱屑,皮肤褶皱糜烂或出现丘疹、脓疱、出血性水泡、表皮环形脱屑、圆形红斑或色素沉着斑、苔藓样变;严重的可见脓肿、疖病,甚至蜂窝织炎,流脓,皮肤油腻。
● 诊断方法: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(细胞学检查、组织病理学检查、细菌学检查),结合问诊病史以确诊。
● 治疗建议:“找到病因,对症治疗”,首先要明确引发疾病的因素,比如食物过敏、免疫力低下、寄生虫等,视症状的轻重,对症治疗。通常使用药浴或抗生素或二者结合治疗。

耳螨

● 常见症状:会引起剧烈瘙痒和炎症,导致猫狗不停抓挠耳部,耳部会出现脱毛、表皮脱落,耳道大量咖啡渣样耳垢等症状。如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皮肤和耳道问题。
● 诊断方法:
耳道分泌物镜检(耳朵脏脏的有褐色分泌物不一定是耳螨,马拉色菌、细菌感染有这种症状,所以,在发现宠物耳道分泌物增多后,应该及时通过耳道分泌物镜检来确诊是否得了耳螨,以及是否有并发其他感染。)
● 治疗建议:
1. 上耳药前先洗耳朵,才更利于耳药深入耳道发挥作用。
2. 清理耳道分泌物时谨防掏伤耳朵,建议使用棉球而非棉签。
3. 保持耐心,坚持用药(治疗>21天),防止虫卵未杀死导致病情反复。
疥螨

● 常见症状:
临床上表现为脱毛、虫蛀式被毛,大片环形脱屑,皮肤褶皱糜烂或出现丘疹、脓疱、出血性水泡、表皮环形脱屑、圆形红斑或色素沉着斑、苔藓样变;严重的可见脓肿、疖病,甚至蜂窝织炎,流脓,皮肤油腻。
● 诊断方法:皮肤刮片镜检(来院检查前一定要停药2-3天且不要洗澡,否则影响检查结果和检出率)。
● 治疗建议:定期驱虫+针剂注射治疗,可进行药浴辅助治疗。
蠕形螨

● 常见症状:
蠕形螨在临床上一般分为三类:局部蠕形螨,全身性蠕形螨,足部蠕形螨。
局部蠕形螨:通常最先出现病变处位于口鼻部,眼周的皮肤、嘴边、头部、耳道位置、前腿及躯干,这几处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、脱毛、色素沉着、鳞屑等问题。
全身性蠕形螨:一般是由于局部蠕形螨未得到控制从而造成的爆发性扩散,症状与局部蠕形螨大致相同,严重时可继发系统性疾病及外周淋巴结疾病。
足部蠕形螨:趾间及趾部出现红斑,肿大,继发浅表的或深层的脓皮症。
● 诊断方法:皮肤刮片镜检
● 治疗建议:
1. 通常使用驱虫药、抗生素、药浴进行杀螨治疗,治疗周期较长,请保持足够的耐心。
2. 未绝育的动物,尤其是母犬,建议进行绝育。发情或妊娠可能引起疾病复发。
3. 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皮肤检查,皮肤刮片出现阴性结果后应继续巩固用药以防复发。
4. 成犬感染蠕形螨如果后期出现继发的细菌或真菌感染,通常是因为免疫力下降,提高免疫力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。
5. 切忌盲目用药,切忌擅自停药。

在联合治疗过的众多皮肤病例中,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,皮肤病很多时候都伴随着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,也就是说,不仅有真菌还有可能与细菌、螨虫混合感染,有些与免疫力,内分泌、过敏也有一定关系,单一的用药,效果就会不明显,还可能让病情恶化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,犬猫皮肤病不要擅自用药,一定要先确诊,找到病因,对症治疗。


● 定期驱虫:定期驱虫可有效防止一部分体外寄生虫引发的皮肤病。
● 保持皮毛干爽:淋雨后或沐浴后需吹干吹透,防止真菌或细菌滋生。
● 健康均衡饮食:均衡的饮食,防止免疫力下降。
● 保持家中清洁:注意清洁角落等细菌、真菌,寄生虫容易聚集繁殖的地方,勤打扫,定期消毒。梅雨季节尽可能保持家中环境干燥,有条件可使用空调或除湿机降低湿度。
● 科学洗浴:洗澡避免过于频繁,过于频繁容易破坏皮肤屏障。
● 及时就医:如发现狗狗皮肤有任何异常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,切忌自行诊断用药。
● 警惕人畜共患的皮肤病:某些寄生虫及真菌,都可通过已感染的猫咪狗狗传染给人类。平日里要注意自身清洁,注意隔离已患病的犬猫。